說真的,錄音品質不佳,老師說話速度快,我儘可能的跟上,只是~這堂課有太多的學術術語,有聽沒有懂,當老師問:有沒有問題?嘻,不知道問題在哪兒啦~而且也沒操作過洗底片,所以理論還是理論,這堂課我覺得我上了數學、化學、電子合併在一起的課程了。
當老師課程中提到,上過我的課的同學都該知道...或你們或多或少都看過書等等時,我傻眼了,我沒看過相關書籍也沒上過老師的課咧~呵,好怕跟不上同學們的腳步,這一堂課我整理的有點二二六六,對攝影人來說這些筆記可能沒什麼,因為多操作就熟能生巧,但對我來說卻陌生的很,這筆記是強迫自己複習及整理,免得時日一久,補充資料不見不打緊,連筆記在哪兒都找不著,就慘了。
內心也一直謹記著某些老師的提醒,課程中只要有記得某一部分就行了,至少這部分是屬於自己的記憶,不要整堂課上下來,浪費時間又沒收穫。
同樣的,若整理不當或資料錯誤還請糾正,謝謝。
分 隔 線
一開始老師先介紹世面上的最大光圈為一,要如何推算光圈值?即光圈為圓,用圓周率算拍πr12
(大圓)πr12/(小圓)πr22去平方加開根號 r1=1.4r2
用一來比,一最大,1:1,1:1.4,1:2(1.4*1.4),1:2.8(2*1.4),1:4(2.8*1.4)以此類推,通常一不看,所以光圈為1,1.4,2,2.8,4,5.6...

沖片時光的強弱,時間、溫度、藥水搖的力道不同,都會影響成像。
35mm軟片命名由來

通常底片得符合機身,底片寬度得符合相機底片規格即相機以軟片命名,軟片要符合相機的規格。
四五機大型相機算吋,即四乘五吋的意思,五乘七或八乘十皆同。
德國、瑞典是最早發明中型相機的國家。
120相機名稱的由來,軟片為六乘六大小,即60mm+60mm=120mm,其命名與機身有關,全用120底片,6*6=72公分長,所以72cm/6cm=12張,代表6*6可以拍12張,6*7為72/7=10可拍十張,6*8為72/8=9可拍九張,6*9為72/9=8可拍八張,以此類推。

黑白影像為所有影像的先驅,帶動彩色及幻燈片的發明,彩色負片拍攝時要過曝半格至一格,其銀粒子會更細、色彩飽和一點;幻燈片要不足一點。
黑白軟片內含鹵氟元素,感光乳劑層內佈滿銀粒子(銀鹽),融合氯化銀、溴化銀、碘化銀等三元素來感光。
按下快門時,有部分感光,部分不感光,感光在術語裡稱氧化,感光不一會形成潛在影像稱潛影(像)。
曝光

氧化

潛影→沖片→顯影(感光部分還原成真正金屬銀)→第三道定影,把未感光的銀粒子處理掉,底片剩下拍照的銀粒子,感光越多留下越多銀粒子,黑白底片感光越多越黑,曝光過曝越黑,未感光部分白,沖洗出來為黑。



彩色底片把RGB分開,最少六層,顏色有互補顏色
Y(黃) ←→  B(藍)即要增加藍色就要減少黃色
M(洋紅)←→ G(綠)
C(青) ←→ R(紅)


顯影:過濾金屬銀,彩色叫色感影像,拍黑白照標準來拍,不需過曝或不足,因不足暗部層次會不明顯。
拍黑白測光以中間調及暗部為主:老師習慣測主題暗部。
感光度是指乳劑層裡銀粒子對光線的敏感度,感度高,顆粒大,空隙大。

底片三型態(三區塊)
全色片(標準):RGB全可感光
色盲片(對紅不感光):有分非正色片(對藍色光感光)及正色片(對藍、綠色感光)
紅外線底片:除藍色外,其餘皆感光,包括紫外線、綠、紅及紅外線

解像力為感光乳劑能區別微小粒子,感光度低解像力高。
景深是指最小容許的模糊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彩虹魚 的頭像
    彩虹魚

    回歸中心,找尋寧靜

    彩虹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