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過動兒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比一般孩子慢,也比一般孩子弱,當一般孩子已經學會觀看大人喜怒哀樂的臉色,理解大人對是非對錯的分析,記取該用什麼態度自我反省時,過動兒可能還是看不懂大人不同臉色所代表的意義,他們對是非對錯的判定可能還盤旋於自以為是的執著中,他們不認為自己有錯,所以他們不會主動認錯,他們對正確的觀念還沒有足夠的認知,所以他們不會自我反省,因為他們太正直、太單純,所以他們不會用表面的認錯來討大人的歡心。
在過動兒對是非對錯還沒有正確的認知之前,他們總有自己的一套說詞去解釋自己的行為,所以孩子不認錯所代表的意義是,孩子還沒有是非對錯的觀念,孩子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要在他的腦海中不斷地累積各種正確的觀念。
當孩子每次犯錯不認錯,還將錯怪到別人身上時,妳要用堅定嚴肅的態度讓孩子知道,任何一個行為或一個觀念,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他不能因為自認為自己有理,就用自己的認知去否認自己有錯,去斷定對方有罪,去認為自己的行為情有可原。
小杰國小中低年級時,也常犯錯不知錯,喜歡將錯都推給別人,當他說對方有錯時,我會去分辨,對方的行為是否真的有錯,如果有,我會告訴小杰:「同學做錯事,並不表示你也可以跟著一起犯錯,同學的錯老師和家長會處理,你只要管好自己的行為,一個連自己的行為都管不好的人,無法去判定別人的對錯,因為連你自己都還在犯錯,你又如何對別人的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呢?」如果對方沒錯,我會為小杰分析,對方為何沒錯,小杰的認知錯在哪裡。
當我處理好小杰認為對方有錯的指認後,我才會處理小杰行為上犯錯的部分。當孩子對別人有口怨氣在時,一定要先處理孩子的那股怨氣,這樣孩子才聽得下去我們接下來要對他的糾正,否則孩子不只聽不進我們對他的分析,還會反駁我們對他的糾正,因為孩子不明白為何明明他覺得對方也有錯,但我們就是不聽他說,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絕對無法平靜的接收我們接下來所說的話,所以先處理孩子的怨氣很重要。
如果這些妳都有做但仍不見效果,孩子還是繼續犯同樣的錯,這並不表示妳的方法錯誤或是沒有效果,這只是表示孩子還學不會,還記不住,還分辨不清是非對錯,累積在孩子腦海裡的正確觀念還不夠,妳還要繼續給孩子學習的機會和時間。
如何判斷孩子有沒有從這次的錯誤中累積到正確的觀念?可以從孩子的後續動作中去判斷。如果孩子有被妳說服,願意為自己做錯的事負責道歉,願意心甘情願接受處分,沒有任何的不滿與怨言,就表示這次的事件中有讓孩子累積到正確的觀念。
但有累積正確的觀念跟懂得馬上運用是兩回事,並不是累積了一些正確的觀念後,孩子就知道下次該怎麼做,就不會再犯錯,而是要等到孩子正確的觀念累積到可以在潛意識裡成為反射動作時,孩子才會分辨是非對錯,孩子才會懂得用正確的認知去防範錯誤。
孩子還沒學會分辨是非對錯之前,會以自己的意見為意見,認為自己的意見最對,別人的意見都是錯的,會很強勢的希望自己的意見被接受、被採納。所以,在孩子還學不會分辨是非對錯之前,除了要加強孩子對是非對錯的認知之外,還要同時加強孩子對團體生活的概念及學習如何尊重別人不同的意見。
當老師願意跟妳分享他從孩子身上觀察到的不良行為時,就表示老師有在注意孩子的行為,而且願意跟家長溝通,所以老師才將孩子需要加強的部分指出來讓家長知道,這時妳可以真誠的請教老師,妳要如何幫助孩子改善行為,讓老師看到,妳真的很用心在注意孩子的行為,並希望幫助孩子改善不良行為。當老師看到妳的真誠及用心時,就會激發自己願意陪妳一起幫助孩子改善行為的意念。
面對小杰的不良言行,我會做出嚴格禁止及可以通融的不同標準。如果小杰明顯的犯錯,不只不認錯,還口出惡言地怒罵對方,我會嚴格的懲罰他,並讓他知道,他這種行為非常惡劣,我不只不容許他出現這樣惡劣的行為之外,我還會因為他那惡劣的行為而嚴懲他。我會讓老師清楚的知道我絕不容許小杰出現這樣惡劣的行為,我還會讓老師知道我會如何嚴懲小杰。
當老師跟我們討論孩子的狀況及不良行為時,我們回應的態度很重要,如果我們只是嗯嗯的回應,沒做任何表示,老師會認為我們不重視孩子的行為,老師只好讓我們知道事情繼續發展下去的後果。所以當老師說孩子因為面臨升級而需要換新老師,可 能沒有 老師願意接納孩子時,我們要讓老師知道我們對孩子的擔憂及我們願意負責導正孩子言行的心意,而不只是在內心裡擔心害怕、不知所措。
幫助孩子學習明辨是非對錯的作法是,先耐心傾聽孩子的不滿,接著理智的思考孩子的說詞中有哪些錯誤的認知,然後用溫和堅定的態度告訴孩子,妳從他的說詞中發現到他有哪些需要改正的錯誤,並表明妳希望他改正的決心。
引用至杰園結緣
引用至杰園結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